“孩子,今天要好好表现”,这句话让多少孩子沉默……
如果您的孩子主动要求看心理医生,您会怎么想?很多家长可能会觉得孩子没什么问题,甚至忽视孩子真正的需求。这时,您可能需要反思是不是自己的教育方式出问题了。家长该如何倾听孩子内心的声音、发现孩子的需求?今天,南方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心理学教授、博士研究生导师赵静波老师结合真实案例,与大家一起探讨家长与孩子心理问题的关系。
一句“孩子,今天要好好表现”,承载着家长对孩子的要求、期望和爱。但在心理科门诊听到这样的一句话,却让人心中五味杂陈,思绪万千。
我在心理科门诊遇见过很多有心理问题的孩子,抑郁、双相障碍、强迫、反复划手、不去上学甚至有轻生的念头,他们的问题各式各样,年龄也囊括了从小学到中学、大学的各个范围,并且出现了朝着青少年化、幼儿化发展的趋势。这让人不禁感慨,这些孩子到底怎么了?为何在如此小的年纪就出现这么多严重的心理问题?如果要细细考究,那可能需要做很多研究才能得到科学的答案。但今天我只想通过几个片段,聊一聊把孩子带到诊室来的家长,跟大家一起思考家长与孩子心理问题的关系。
孩子,你为何沉默?
妮妮是个很文静的女孩,白白净净,穿着一身干净整齐的校服,坐在诊室里悄无声息,几乎没有开口说过几句完整的话,眼神中透露着渴望,又带着一丝拒绝。
据我所知,孩子是主动要求来看心理医生的,所以应该不是排斥与医生交流,只是好几次当她准备说话,妈妈就会抢占先机,替她回答所有的问题。在医生问诊过程中,妈妈也一直礼貌地点头回应,不时地“微笑着打断”医生,补充很多细枝末节。每次妈妈一开口,妮妮就会马上噤声,用充满着不屑和敌意的眼神扫一眼妈妈,接着默默低下头,闭上嘴巴,好像在用无言和沉默回应妈妈的行为。无奈之下,医生好几次不得不让妈妈闭嘴,我们才能听到为数不多的孩子自己的真实感受。而只要妮妮开始说“自己没有好转,感觉不到开心”时,妈妈便又会着急地跳出来,给医生解释道:妮妮在家是多么的乐观,跟家人相处多么的愉快,自己在家如何照顾妮妮的感受,给她买喜欢的玩具让她开心等等。于是,妮妮也就只能继续保持沉默,不再开口说话。渐渐地,孩子的声音就这么被忽略,淹没在了妈妈无尽的诉说和焦虑中。
其实对妈妈这些“着急”的表现,我是毫不惊讶的。因为从第一次带妮妮来看门诊时开始,妈妈就会命令妮妮先在门外等着。自己着急地冲进诊室,砰地一声把门关上,有时拿着一张,有时是一摞,写满了密密麻麻文字的纸摆在医生面前,然后命令医生“快点看”,一边不停地盯着门口,好像害怕孩子看到些什么。还没等医生看完,她便又开始自顾自地说起孩子的近况,什么地方表现不乖,要求医生帮她一起教育孩子。好像妈妈不知道怎么跟自己的孩子正常交流,需要医生达成同盟,一起说服孩子什么应该做,什么不应该做。
医生们也很疑惑,这到底是妈妈病了,还是孩子病了?我们是在给孩子看病,还是给妈妈看病?我们怎么才能跨过妈妈,听到孩子的声音,了解孩子的内心想法和真实感受?
孩子,今天要好好表现!
如果说上面的场景已经让人费解,那么接下来发生的可能更让人惊讶。几次门诊之后,妮妮仍旧没有好转,在最后一次看病时,孩子进入诊室刚刚坐下,妈妈就开始在一旁提醒:“妮妮,今天要好好表现!”,孩子便马上开启了沉默乖巧模式。相信大家内心也一定充满了疑问,看医生为何要好好表现?是要隐瞒病情告诉医生已经完全康复?还是要收起内心的悲伤,藏起身上的划痕,告诉医生自己没病?妈妈担心妮妮表现得不够好,到底是在害怕什么?她是真心希望孩子痊愈,还是为了维护自己的面子?
每个孩子都是家庭的希望,他们不仅是生命的延续,也承载着许多家长未完成的梦想,因此孩子病了,对整个家庭来说都是天大的事情,家长会焦虑、着急,这都是正常的表现,表达着对孩子的担忧。但是孩子也会因生病而产生情绪体验,他们可能会觉得别人能轻易做到的事情自己却无法完成,感到悲伤,也会因为落下功课而着急,甚至自责和愧疚。此时此刻,他们更希望家长能够理解和倾听,帮助他们度过困难。而家长的过度焦虑,不仅无益于孩子的好转,反而会加重孩子的心理负担。甚至有的家长会像文中的妈妈一样,因为过度焦虑,忽略了孩子内心的真实感受,又或者执着地相信孩子没有问题,觉得孩子在用疾病逃避现实,因而贬低孩子,进一步激化矛盾。
其次,妮妮妈妈不断地打断医生,补充细节,替妮妮回答问题,这看起来是想让医生更全面了解孩子的情况,帮助孩子表达。但实际上,妈妈是在以自己的想法和意愿跟孩子交流,否认孩子的真实情绪体验,活在自己的世界里,最终换来的是孩子的沉默以及在心理上与孩子渐行渐远。
很多时候,我们只关心孩子是否吃饱穿暖,关心孩子的成绩是否优异,但却很少关心孩子过得是否开心。也许我们以前生活的时代就是这样被抚养长大的,过去能够有口饭吃,能活下来就已属不易。但随着时代的变迁,生活的温饱问题早已得到解决,我们开始追求的是精神上的开心和灵魂的自由,家长也需要慢慢跟上时代的步伐,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不断学习和成长。
家长,我们一起努力
首先,孩子出现心理问题,不等于孩子患上绝症无药可医,而是在给家长们发射信号,提醒我们反思教育孩子的方式是否出了问题,我们与孩子的关系是否需要调整?只要我们抱着这样的心态去思考,我们就在走进孩子心里的路上迈出了一大步。
其次,我们需要将关心和理解孩子内心感受的想法化为日常的行动。我们总是会记得提醒孩子天冷加衣,也会记得过问孩子的考试成绩,现在我们只再需要加上一条小小的行动:每天问问孩子,今天在学校里是否发生了什么开心/难过的事情?
再者,在倾听孩子说话时,停下你手上正在做的事情,保持好奇心和耐心。我们在跟孩子说话时会要求孩子认真听,却不记得给孩子同样的尊重。保持好奇心,就是不加以批判,倾听孩子内心真实的感受;保持耐心,带着欣赏和赞美回应孩子,孩子将会获得更多的鼓励和自信。
当孩子遇到挫折向家长求助,我们需要做的先是倾听整个事情的经过,站在孩子的角度理解和共情孩子的情绪感受,先做孩子的朋友,再做孩子的家长,给出客观的意见和建议。为人父母,我们已经经过生活的百般磨练,收获了些许经验和教训,但孩子始终是孩子,我们无法要求他们像成年人一样懂得生活的智慧,他们也需要经过亲身经历和探索,才能收获自己的成长。
最后,希望看完这篇文章的朋友们,能够担起为人父母的责任,用心与孩子交流,用爱和温暖陪伴孩子成长;也希望那些在养育过程中遇到困难的父母,及早、主动地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,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,与孩子共同努力,听见孩子的声音,看见孩子的需求,给孩子爱的滋养!
赵静波,南方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心理学教授、博士研究生导师、心理治疗师、中国心理学会临床心理注册督导师(D-19-075)。
学术任职:中国心理学会临床与咨询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委员;中国心理卫生协会认知行为治疗专业委员会委员;中国社会心理学会心理健康专业委员会委员;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大学生心理咨询专委会委员;广东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及副秘书长;广东省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副秘书长;广东省心理学会心理咨询与治疗专委会常委。
从1993年开始从事心理学临床、教学、科研。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和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等科研项目10余项。主编、主译及副主编专著或教材20余部,代表性著作有《还有路可走》、《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伦理学》、《心理科学研究方法》等。在国家核心杂志上发表论文100余篇,其中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SCI、SSCI收录杂志发表论文多篇。
擅长自杀预防与危机干预、精神疾病的早期诊断、心理障碍的个体和团体治疗,尤其系统学习和实践叙事疗法、认知行为治疗、动力性心理治疗,多年来累计系统个体心理治疗及危机干预1万小时以上,多次带领叙事团体、精神分析动力性团体体验小组。
来源 | 赵静波 、盛秋萍
欢迎各地各校与我们分享好政策、好经验、好成绩,欢迎读者朋友与我们交流新鲜事,传递正能量,我们在投稿邮箱gdjywx@gdedu.gov.cn 约定您!
“广东教育”
广东省教育厅
政务新媒体
长按二维码关注
权威发布
沟通桥梁
服务平台